第(2/3)页 后人说的不错,他支持谁都不可能支持李恪。 不管是秦王府的旧将,还是大唐的功臣,大部分人都是靠着反隋才有如今的功绩。 要是皇帝李世民真的把太子职位给隋炀帝的外孙李恪,他们这些瓦岗寨的老兄弟们心中会作何感想? 李勣、秦琼,程咬金相信他们都不会愿意看着一个隋朝的余孽登上皇位。 届时,又是一场腥风血雨。 ...... 【别忘了,李治继位之后,长孙无忌就在第一时间搞死了李恪。】 【这样的人留着就是个定时炸弹,谁都不会放心的。】 【最后,皇位就落在了看似最没有存在感,最没有攻击性的晋王李治身上。】 ...... 此时,李恪的生母杨妃又是一阵恨得牙痒痒。 长孙家,真的欺人太甚啊! 她和长孙皇后相交多年。 在长孙皇后还在秦王府中的时候,杨妃就常常进府中去探望。 两人关系十分亲密,同起同坐,好似姊妹一般。 后来,她成为了李世民的妃子,虽然与长孙皇后在身份上有所差异,但两人之间关系还是一如往昔。 在宫中,长孙皇后更是对她多加照拂。 所以,她对长孙皇后,只有尊重和感激,从来没有过僭越之举。 哪知道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,待李治一上位就迫不及待的杀了恪儿啊! 只因为恪儿这个前朝皇帝外孙这个身份。 哪怕恪儿能文能武,他也不能上位。 哪怕恪儿纨绔无能,他也被人防范。 此刻,杨妃心中的痛苦和无奈无以复加。 就因为这个身份,恪儿就该死吗?! ...... 【李治为什么能在这场斗争中获胜呢?】 【就是因为他没有存在感。】 【李治是李世民一手带大的,对于他的品行,李世民自然是了如指掌。】 【李世民知道,李治继位之后,大概率不会对自己的两个亲哥哥出手。】 【李治小时候学《孝经》的时候,就对其父李世民说过,夫孝,始于事亲,忠于事君,终于立身。君子之事上,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,将顺其美,匡救其恶。】 【长孙皇后去世时,年仅八岁的李治所展现出的孝心,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】 【李世民对此感到非常的欣慰。】 【不久之后,李世民就任命李治为右武侯大将军。】 第(2/3)页